本篇文章600字,读完约2分钟

秋天的林峰山谷,流水潺潺,红叶似火,游人如织。景区的护林员张春友一大早就收拾好行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张春友,57岁,1980年开始在林场工作,当了30多年的伐木工人,现在是一名护林员,每月收入超过4000元,有五份保险和两枚金牌。用老张的话说,“退休并不尴尬。”

林峰山谷森林公园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南部,森林覆盖率为78.4%。2012年以前,桓仁县的林场职工“吃得饱饱的”,尤其是当时全县最穷的林场——和平林场。

“2012年,桓仁县8个国有林场员工的平均月薪只有1700元。”林峰山谷森林公园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翔告诉记者。

2012年底,桓仁县开始建设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和平林场为控股公司,其他7个林场为林峰谷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经过开发,林峰谷带动了这些林场的发展。森林公园开放以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收入成为国有林场的主要收入来源。据统计,五年来,林峰谷森林公园累计收入5000万元,相当于八个国有林场两年的木材采伐收入,保护了近万亩森林,减少木材采伐5万立方米。风景区附近的和平村有50多栋农舍。依靠森林旅游,每个家庭的平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从“卖木材”到“卖景观”

桓仁县从“木材经济”到“生态经济”,改变了国有林场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从“卖木材”到“卖景观”的转变,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布局设计:蔡华为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4日,第14版)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从“卖木材”到“卖景观”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