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7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宣布,2月底,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8%,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057亿元。专家表示,今年2月,金融系统加大了对疫情防控的支持力度,金融供给也有所增加。在下一阶段,为了尽可能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应通过深化贷款市场报价改革来降低(LPR)。
M2增长率上升
数据显示,2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为203.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0.4%和0.8%。民生证券(Minsheng Securities)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云良表示,M2的反弹主要与财政增长和低基数有关。首先,为了抗击疫情,各级财政大幅增加支出,与2月份财政存款同比下降相对应。第二,去年二月是春节,M2在过去几年处于低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M0经济增长率大幅上升至10.9%,这与春节后现金仍在居民手中、且未存入银行有关。M1经济同比增长4.8%,比上个月底显著上升。其中,企业活期存款增速为3.6%,比上月末提高8.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增加,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增强,活期存款相应增加。
在新增信贷方面,东方金城宏观首席分析师王庆表示,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9057亿元,较上月大幅下降,符合季节性规律。与此同时,它也反映了各种经济活动的暂停和在流行病影响下融资需求的相应收缩。
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99亿元。根据王庆的分析,这主要反映了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去年春节假期是在二月份,导致基数低于上年;第二,当前宏观信贷政策得到加强,银行在政策引导下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第三,监管允许向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型企业发放贷款,贷款期限的缩短也将支持新贷款的规模。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为了支持赢得防疫和控制战争,金融系统采取了一系列精确有效的应对措施,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增加了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数据显示,初步统计显示,2月底社会融资存量为257.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据业内人士透露,从结构上看,人民币对实体经济贷款同比增长12.1%,保持较高水平。2月份,单位贷款增加1.1万亿元,同比增加299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6549亿元,同比增长5069亿元。疫情期间,对实体企业的金融贷款增加,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防止了现金流的中断。
此外,公司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分别增长14.5%和5.9%,分别比去年底增长0.7%和0.9个百分点。疫情期间,金融系统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发行效率,并通过债券和股票向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同时,低利率防控债务的发行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为后续恢复工作和生产提供了财务准备。
从社会融资增量来看,王庆表示,2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8554亿元,比上个月增加约4.21亿元。在这一个月里,社会财政各分项的增加额逐月下降。除人民币贷款外,新增国债和表外票据融资环比分别减少5789亿元和5364亿元,这也是当月社会融资减少1111亿元的主要原因。
深化LPR改革
业内人士表示,在下一阶段,应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并努力稳定增长,以尽量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一是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妥善应对疫情和短期下行压力,平衡稳定增长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二是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按照市场化和法制化原则,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第三,继续通过深化LPR改革释放潜力,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四是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合力,引导各银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表示,最近全球一些央行再次开始降息。随着中国2月份CPI通胀率开始回落,中国的货币政策在0+水平上放开,这有利于货币政策更加灵活和稳健。下一阶段,在扩大总量的同时,发挥好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复工复产、制造业、新基础设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释放LPR改革的潜力,适时适当下调基准存款利率,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赵,彭阳)
责任:吉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