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2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编辑全
中国制药企业如何走创新之路?行业痛点和发展机遇是什么?11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的官方活动——第二届虹桥国际卫生科技创新论坛上,复星国际联合总裁、复星制药董事长、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宋等嘉宾就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现状及如何国际化发表了最新看法。
关于中国医药创新应该何去何从,陈奇瑜毫不掩饰地表示,过去一年最直观的表现是医药公司的股价。“变化非常大,股价趋势的变化能够反映行业未来的变化,因此存在预期和担忧。”
在陈奇瑜看来,创新无疑是第一位的,大多数勇于创新的企业仍然会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他认为,从研发的角度来看,今天的仿制药研发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中国制药企业的一项创新。必须做好一致性评价工作,并转移仿制药。深入全球。”
陈奇瑜说:“中国企业生产仿制药比较困难,创新模式仍然不同于欧美企业。如果你效仿欧美企业,你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立足国内市场,保持国内市场创新药物结构是关键。”
它足以制造好的仿制药吗?陈奇瑜态度明确。国内制药公司只生产仿制药是不够的。另一个制药大国印度已经将仿制药生产到了极致。此外,一旦仿制药达到极致,产业定位将被设定在世界上相对低端的格局,因此国内制药企业归根结底应该从创新的角度发展。
“对于国内制药企业来说,目前制药企业创新的优势在于企业资本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虽然不能与跨国公司相比,但毕竟有一定的造血机制。”陈奇瑜接着说,“第二是海外人才的回流。我相信,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制药企业创新的黄金十年。"
近年来,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调整也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但在陈奇瑜看来,挑战是巨大的。“过去,世界上有20家公司在做一个目标,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变成了300家。”陈奇瑜认为,国内制药企业不仅要创新,还要尽快创造有竞争力的创新,从而加快国际化进程。
陈奇瑜接着说:“经过十年磨一剑,制药企业的创新在未来十年仍将朝着蛋白质药物、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复星正在规划的方向。”
在此次博览会上,复星还带来了世界上首个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创新健康“黑色技术”产品,如核磁实时导向加速器、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神经干细胞和视网膜祖细胞治疗技术,此外还有去年博览会的网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也在论坛上表示,他希望中国的大型健康产业能够进一步开放市场,放松对生命科学前沿科技项目的限制,并对R&D的合资项目和高端医药及医疗器械的生产更加宽容。只有凝聚全球力量,共同推动前沿项目尽快登陆中国,才能更好地提升国内大型卫生产业的水平,给更多的患者带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