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3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儿童的营养需求,应尽快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规范儿童食品标签和广告,让儿童吃得开心、放心
最近,一些媒体报道称,市场上的一些“儿童食品”以“少盐”、“营养”、“健康”、“有机”等噱头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事实上,他们只是改变了包装、大小和口味,这与类似的普通食品没有什么不同,但价格翻了一番,许多家长不知不觉地一个接一个地买了下来。
父母爱他们的孩子,希望他们的孩子得到最好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父母在为孩子选择食物时并不吝啬。正是通过利用人们的心理,一些企业悄悄地对儿童食品进行投机。许多大型超市甚至设立了儿童食品专区,出售标有“儿童”字样的饮用水、面条、饺子、牛排、小吃和调味品。这些产品大多包装成可爱的类型,如迷你和卡通,这让孩子们喜欢它们,让父母觉得它们真的很值得。
但是这些“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吗?仔细看配料,有些与类似的普通食品没有什么不同,有些还添加了味道更好的口味;从价格上看,大多数都比类似的普通食品贵,有些贵几倍。例如,一个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一种标有“儿童”字样的儿童榨菜,但营养表上显示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物质的含量与普通榨菜相似。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消化功能是在出生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即胃肠道只能适应不同阶段的不同食物,因此儿童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应该高于同类普通食品,以适应儿童的胃肠发育。这就要求制造商在食品成分和配方上做出很大努力。目前,市场上的这些“儿童食品”只是一些商家用来炒作的概念。
目前,中国对0-3岁儿童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米粉和泥粉辅食制定了监管标准,但对3岁以上儿童的食品没有具体的标准,主要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对于市场上所谓的儿童特色食品,如儿童酱油、儿童牛奶、儿童面条、儿童饼干等。,监管标准需要改进。正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专门的法律法规,营利性企业越来越多,对“儿童食品”的市场监管已成为“きだよ 0 ”,亟待规范。
面对各种所谓的“儿童食品”,我们应该尽快完善监管体系。一方面,应根据儿童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尽快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儿童食品标签和广告。另一方面,要及时揭露那些打着“儿童食品”旗号生产和销售劣质食品的企业,并严惩他们,让孩子们吃到一顿安全快乐的饭。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第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