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2字,读完约4分钟

检查病人的姓名和床号,分发口服药物,测量体温和血氧饱和度...26岁的刘瑞(音译)是天津肿瘤医院消化肿瘤科的一名护士,他穿梭于湖北省武汉武汉钢铁公司第二医院的病床之间,接受确诊患者,并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2月3日,刘瑞(左)在武汉WISCO第二医院二楼红区护士站与同事核对医嘱并抄写输液单。新华社

2月3日,陆睿(原)在武汉WISCO第二医院二楼红区护士站录入患者信息。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2月19日电天津肿瘤医院消化肿瘤科26岁的护士陆睿(音译)检查了患者的姓名和床号,分发了口服药物,测量了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她在湖北省武汉钢铁公司武汉第二医院接收确诊患者的区域的病床间忙碌穿梭,工作井然有序。

陆睿是首批支持武汉的天津医疗队成员之一。他已经在武汉呆了三个星期了。“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工作内容非常熟练。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

经过4个小时与病人的密切接触,陆睿仍然需要一直集中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看似轻松,但是因为厚厚的防护服,事情就不那么容易了。

“穿防护服很快衣服就被汗水打湿了,护目镜全是水雾,给病人输液时,还戴着双手套,找血管针很困难。准备液体时,我必须反复检查,因为每个病人需要不同比例的药物。我不能有任何错误。”陆睿说,由于行动受到限制,她尽量站着,小心脚下。工作了几个小时后,她仍然身心疲惫。

在这期间,陆睿看到病人的眼神从焦虑和恐惧变成了自信和期待。“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去帮助,而且病人也非常合作。他们会在开始时主动戴上口罩、咳嗽、说话。”陆睿说,交流因为方言而不顺畅,病人会把它写下来,进行文字交流。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这让陆睿觉得这一切的艰辛和劳累都是值得的。2月6日,8名确诊患者从WISCO第二医院出院。“其中一个是我负责护理的老人,现在许多病人的精神状态都很好。”陆睿说道。

“有些病人总会问我想家吗?我说我当然想,所以你也应该积极治疗,快点好起来,我们都回家吧!”陆睿说道。

疫情具有威胁性,防控线全面展开。一群“90后”一线医务人员正坚守着它。

2月14日,在塔子湖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门口,邱(右)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上夜班。新华社

当孙培超第一次来到江夏区的大化山广场木屋医院时,他被能容纳数百张床位的隔离区震惊了。在短短几天内,许多模块,如卫生设备,病房区,医疗区和休闲区可用。

孙培超,1995年后出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护士,也是天津市第一个支持湖北省中医医疗队的成员。当他准备婚宴时,他自愿去前线。“我爱人也是护士。她非常了解我。我们成长于90年代,正努力为我们的国家做些事情。"

26岁的薛健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急诊护士,她也加入了孙培超的行列。16日,薛健和其他医务人员带领病人演奏了一套八个锦缎,还组织大家大声唱“相信自己”。“移动有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鼓励自己唱歌,树立信心。”

9日晚,由30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天津医疗队紧急集合,营救武汉。这是天津支援湖北的第五批医疗力量,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批。团队中有许多“女将军”。

一个多月前,冀州区人民医院的“90后”医生刚刚穿上婚纱,穿上“战斗服”站在队伍中。“我是一名医生,可以相应地处理腹痛、发烧、咳嗽等症状。目前,疫情应该抵御“敌人”。”石桥镇说道。

就像秋天一样,在冀州区人民医院的微信群里,人们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帮助武汉的声音。"未婚,无子女,父母健康,没有家庭负担."28岁的妇科护士张荥阳(音译)排起了长队要求战斗。

在工作期间,张荥阳和同组的护士负责照顾100多名病人,在病床间穿梭,检测每个病人的生命体征,分发药物,安抚病人的情绪。

“在非典时期,每个人都保护90后。现在轮到90后保护每个人了。”张荥阳说道。

2月14日,我乘坐穿梭巴士去了由塔子湖体育中心在秋季翻修的方舱医院,为我的第一次夜班做准备。新华社

2月14日,身着防护服的薛健赞扬了江夏区大华山广场木屋医院的医务人员。新华社

(记者宋瑞和梁建强)

责任:吉爱玲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五名“90后”一线医务人员的战争“流行病”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