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5字,读完约5分钟
从顶层来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目的是从源头上消除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价格歧视。在基层,“形成金融机构履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主体责任的有效激励机制”,努力弱化商业终端顺周期信贷投放,开辟最后一公里“宽信贷”;从渠道上看,“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有利于跨越新经济与间接融资体系的结构性错配,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的转化。
财务委员会第一次新年会议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难问题。
1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召开第14次会议,研究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要求尽快研究出台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相关措施。要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综合运用各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实施差异化监管安排,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形成金融机构履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主体职责的有效激励机制。
最近,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被频繁提及。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金融供给方面的体制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地缓解民营和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也是在去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到2020年,全国小额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将再降低0.5个百分点,使小额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各类贷款增速。其中,五大国有银行的全能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
“国家集中召开重要会议,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这意味着在稳步增长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将是当前乃至下一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说。
新年标准的首次下调给了实体经济“信心”。今年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并发放了8000多亿元长期资金。这次降低的银行资本成本约为每年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实际的社会融资成本,尤其是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
“会议不仅抓住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关键问题,而且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症结做了周密部署。”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兼董事总经理石成表示,从最高层来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旨在从源头上消除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价格歧视。在基层,“形成了金融机构履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主要职责的有效激励”,努力弱化商业终端信贷投放的顺周期性,开辟最后一公里“宽信贷”。从渠道上看,“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有利于跨越新经济与间接融资体系的结构性错配,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的转化。
会议强调,需要深化金融供应方面的结构改革,改善适应性强、具有竞争力和包容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要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金,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能力。继续完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加快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拓宽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现实问题。
石成认为,总的来说,这些安排有望通过疏通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发挥准确的力量,激活中国经济的微观活力。
如何让金融机构“肯借、敢借、能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也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
文彬认为,在“敢借”方面,会议提出要完善评估机制。目前,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和实施完善的尽职调查豁免评估和容错纠正机制,以缓解银行的担忧。同时,要建立差异化的不良评估体系,适当提高不良容忍度。会议指出,继续完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也将有助于增强对中小企业的信任,与银行共担风险。
在“自愿贷款”方面,会议建议实施差异化监管安排。换句话说,应该通过差别化评估和优惠激励来加强财政支持。
在“贷款可得性”方面,会议提出通过多种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能力。近年来,银行创新了资本补充工具,发行了永久债券,并创建了央行票据互换,为永久债券提供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资本补充审批速度加快,许多银行的资本补充达到创纪录水平,增强了金融供给能力。此外,本行将通过全面降级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并通过定向降级和定向中期贷款(TMLF)提高服务准确性。
总的来说,差异化政策有望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愿意放贷、敢于放贷、能够放贷”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文彬表示,这将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在稳步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活力。(陈)
责任:张静文
31696628.财务委员会第一次新年会议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2020-01-09 08: 11: 54。204452.张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