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5字,读完约4分钟

华为希望在今年的消费电子市场上以一种“匆忙”的态度展示其进取精神。 比预定时间提前一天。2011年1月9日西方时间上午8点,华为像早期的营销人员一样,在2012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产品展(ces Consumer Electronics)正式开幕之前,举行了其新智能手机ascend p1的发布会。这也是本次消费电子展的首次新闻发布会。 “我们的目标是在5年内进入世界前三名。”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于成东告诉记者。这位在华为工作了19年、从事研发工作16年的工程师,总是渴望在各种技术指标上表达他对ascend p1的非凡信心:“最薄”的机身,“最快”的双核,“最高”的节能... 于成东的逻辑是,过去一年,华为终端对产品硬件(包括设计)的高要求将不可避免地改变这种模式。华为手机现在, 然而,工程师们的这种急切表情被消费电子展上各种类似的声音淹没了。安卓4.0双核宽屏高清摄像机...激烈的竞争以各种创新竞赛的形式拉开了序幕。 事实上,华为不仅仅是此次ces展会上唯一一家展示“企业”的制造商。诺基亚带来了lunia 900,试图重建她在过去几年失去的名声;索尼的独立品牌,在手机领域已经隐身了近十年,在这次消费电子展上卷土重来;在国际消费电子展的第二天,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也在口中打出了进军世界前三的口号;与此同时,华为的老对手中兴通讯(000063)也有一个强大的“前三”情结。 正如华为一位高管所说,这一轮智能终端大战已经“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残酷的市场竞争引发了制造商之间密集的技术创新,战场上硝烟弥漫。然而,华为终端的品牌之路那时才刚刚开始。 两个定律[h/]如果明星模式ascend p1的推出是华为向外界传达其更接近用户消费体验的一个转折点,那么任命德国哈根·芬德勒(范·)为手机产品id设计总监是华为终端在过去一年中试图从b2b制造商向b2c转变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俞成东表示,自2010年以来,华为一直在委托国际猎头公司寻找能够为华为带来设计、品牌推广和用户体验的重量级人物。范文迪在2010年9月率先加入。他在宝马和其他国际巨头工作了很长时间,在设计和品牌方面有很多经验。除了全面负责华为的终端设计之外,由他带领的一个300人的团队在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也有一个全新的名称“终端消费者体验设计中心”。 据ascend p1产品经理、华为上海研究院手机产品线副主任李小龙介绍,“哈根来了以后,公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工作机制上形成了两条规律。“我们强调工业设计牵引硬件和用户体验牵引软件。”例如,李小龙说,例如,id设计师提出手机外观的弧形设计会增强用户体验,而结构工程师认为很难在硬件上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后者必须服从前者。 这可以被视为华为终端品牌再造的第一步,也是华为对根植于自身血液的工程师进行dna再造的开始。 华为似乎强烈希望扭转保密协议的劣势。范向记者强调:“公司越来越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而且里面有很强的话语权,让设计和用户体验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于成东也强调,按照华为一贯的风格,如果你看某样东西,你必须把钱投入进去,否则你宁愿放弃。这就是所谓的“压力原理”。他表示,华为在设计和用户体验团队方面的投资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我们最近在这一领域(设计和体验)的投资非常大,比所有公司都要大。”除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奢侈品设计团队,为了提高被更高的设计理念延迟的产品实现效率,华为还加大了对产品“模拟”的投入,即在制造过程前对模拟产品进行各种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实验,以加快产品开发周期。 以ascend p1为例,李小龙说:“过去我们只有2-3个人做模拟。现在有10个ascend p1,规模几乎等于开发团队。” 于成东认为,华为的决心还体现在,它没有将设计和消费者体验方面的投资纳入短期成本考虑,而是“将其纳入公司的长期战略考虑之中。”范文迪还告诉记者,他过去一年的具体工作不仅仅是实现了提升p1的设计理念,还全面改革了华为的设计理念,使其风格简约大气。同时,他还考虑了如何在后续产品中保持设计语言的统一性,因为这关系到品牌和用户的认知。上一页12下一页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华为手机“前三情结”:子品牌悖论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1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