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0字,读完约3分钟
继3月15日7天反向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个基点后,中国央行宣布推出1年期1000亿元人民币中期贷款工具(MLF),利率为2.95%,较前期下降20个基点。自那以后,多边基金利率三年来首次降至3%以下。对此,业内专家认为,此次多边基金降息符合市场的广泛预期,政策利率的协调调整释放出反周期调整不断加大的信号。
“为应对新一轮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巨大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于3月30日将7天反向回购利率下调20个基点至2.2%,并决定从4月7日起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从0.72%下调至0.35%,开启利率走廊下限。今天的多边基金利率下调20个基点,与反向回购利率的下调一致,以确保不同到期日的政策利率整体下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说。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认为,此次多边基金降息与逆回购利率相同,表明政策利率体系的协调调整有利于保持利率走廊的有序运行。更重要的是,中国当前的疫情防控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然而,国际流行病继续蔓延,全球经济下滑的风险正在增加。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国外挑战,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大。王庆认为,国内宏观政策的动力需要相应加大,此次多边基金减幅比2月份大10个基点,这是货币政策反周期调整加大的明确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4月3日,央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将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将于4月15日和5月15日两次实施,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央行相关官员表示,此次定向减持可释放约4000亿元长期资金,平均每家中小银行约1亿元。
事实上,中国3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胀率迅速下降,通胀率出现了向下的转折点。此外,自今年初以来,央行使用了定量货币政策工具,如向下调整(有针对性的向下调整)、再融资和多边基金,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同时保持合理和充足的流动性。3月份,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高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快速增长,实现了从广义货币到广义信贷的转变。
文彬表示,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控制应该从量化工具转向价格工具。一方面,通过继续降低政策利率,将促进债券收益率曲线的整体下行,从而压低企业债券发行利率,降低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应适时适当下调存款基准利率,释放LPR改革的潜力,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降。(记者钟源)
责任:叶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