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6字,读完约3分钟
让商业和文化“同台歌唱”(现场评论)
经济转型奠定基础,文化交流打造品牌,产业特色与文化的融合展现美丽图景
巴蜀人常说:“吃在四川,尝在自贡”,这来自自贡的“盐”。自贡因盐而繁荣,因盐而建城,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品味,也写下了一个发展的故事。
“千年盐都”的味道不仅咸,而且“鲜”。虽然“老盐厂1957”在外观上是一个老厂房,但它仍然保留了井盐生产的痕迹。大安盐厂是自贡历史上最大的盐厂,它的工业遗址继承了盐文化,散发着时代的气息。餐饮服务、动画制作、艺术展览、大众休闲...在保护下开发利用的古盐田,以“工业遗产+现代艺术+地域文化”的创新举措,完成了蓬勃发展和转型。
老盐田的改造是老工业城市自贡改造的缩影。我见证了盐井周围木井架“天车”的繁荣,也经历了高能耗、高污染、低利润的阵痛。现在,如果我们看一下曾经高耸的井架“天车”和繁忙的长江运输货船,黑白照片所传达的发展活力,似乎让人听到打盐井、运盐水、煮盐罐、运盐堆时的号角声。技术在变化,需求在变化,市场在变化,工业需求也在变化,这使得人们对城市的期望发生了变化。转型势在必行;要改变,我们必须找到另一条新的道路。
在工业相对单一的老工业城市的改造中,如果它们继续辉煌,就应该写一些关于新发展的文章。“盐都”也是“灯光之城”,有着800年制作彩灯的传统。“用灯发展”带动产业发展,“用灯出海”实现文化走出去是自贡转型的方向之一。这和盐有关。制盐行业培养的技术工人很容易掌握制作彩灯的技术。从白盐到彩灯,正在寻求转型的自贡,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宵节变成了一个大产业,“灯节搭起了舞台,唱出了经济”。如今,自贡的灯笼产业已经占据了80%以上的国内市场和90%以上的国外市场。
经济转型奠定基础,文化交流打造品牌。近年来,自贡市悬挂彩灯,让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点亮了“中国灯”。在一次对一家灯笼公司的采访中,一位负责人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喜欢中国文化的新西兰老太太,从灯笼开始举办“中国节”。然而,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定制灯具时,企业给出“成本价”。她说“非常感谢”,企业负责人说:“我们应该感谢你们传播中国文化,特别是感情。”以灯为媒介,当经济转型插上文化的翅膀,当文化交流打开彼此的心扉,商业和文化在同一个舞台上歌唱,工业特色和文化的融合展现出一幅绚丽的画面。
"自贡的转型不仅仅是老工业的转型,而是一个全面的转型."在采访中,许多干部都这么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文化走向海洋,这些变革和发展的成果最终将惠及普通百姓。创造城市环境,打造休闲空房,丰富灯会文化,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全面转型的过程是一个城市明确自我定位的过程,也是对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回应。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次采访中,我看到医学影像远程诊断平台利用“互联网+”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以人为本是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一个城市转型发展质量和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势头,以转型为契机,振兴城市,造福人民,发展前景将尤为广阔。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4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