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6字,读完约5分钟
播种机能否准确定量播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种子,取决于核心部件的排种器。过去,排种器的关键技术一直掌握在欧美农业机械巨头手中。但现在不同了。最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排种器成为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成立60周年的成果之一。
记者了解到,医院中仍有许多类似的核心技术。800多项科研成果和2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他们不仅技术先进,而且为了实现工业化,一个接一个地踏上了土地。
目前,国内农机行业正经历一个“寒冬”。价格战已经使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败于滑铁卢”。然而,与山东农机学院相比,自主创新促进了学院横向和纵向课题的增长。他们的科研模式和市场经验探索了农机工业的发展道路。
瞄准该领域的痛点,开发第一套分娩方法。
2019年,农机市场继续进行阶段性深度结构调整,行业增长率持续下降,年增长率接近0%。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农机业务收入为2400亿元,较2014年的3952.28亿元大幅下降。农机企业正面临着从传统的规模和数量增长模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发展模式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创新技术保持了竞争优势,成为农业机械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味美、难种、难收”是中国大蒜产业的现状。大蒜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不高,尤其是播种和收获环节缺乏成熟可靠的机具,导致劳动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50%-60%。
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推荐石春研究团队十年磨一剑,突破了大蒜生产机械化的三大关键技术,包括单粒采种、鳞片定向和垂直向下播种,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高效精密大蒜播种机。实验结果表明,发芽率超过90%,播种速度可达25亩/天,效率是人工的30倍。
山东玛利亚公司的销售经理胡小明告诉记者,大蒜种植者效率很高,在山东、河南和河北省的大蒜产区很受大蒜种植者的欢迎。农业机械合作社也愿意花钱购买,购买一个,播种一个季节,并赚回他们的资本。
上述排种器的研发过程极其困难。为了克服这一技术障碍,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引进高端人才,组建专业团队,投入数千万元建设国内一流实验室。在松石博士的领导下,团队成员经过数千次反复试验,克服了许多核心技术难题,研制出一种结构更简单、高速运行性能更好的气吸式精密排种器。
农业机械和设备如何感知环境,像主人的大脑一样用“智慧”播种、灌溉、施肥和喷洒作物?早在2013年,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就成立了一个由年轻骨干孙益田领导的智能研究团队。六年来,团队承担了30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许多核心技术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空白。
他们构建的“智农云链”农业装备物联网管理云平台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作业任务发布、调度、管理、地块、农业机械、操作员信息管理、农业机械一键式导航、作业区域、作业效率、作业质量、作业轨迹跟踪等参数的可视化统计等。该平台建立后,实现了对农业装备养殖管理和采集作业的全过程监控。
北京德邦达公司工程师王伟表示,装有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开发的监控系统的播种机已在黑龙江等地成功试验示范。2019年,售出了3000多台这样的种植机。
敏锐捕捉需求与时俱进发展研发
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田间中心学术主任金舟研究员表示,自“十三五”以来,研究所在玉米收获机械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不断努力。
老农机人还记得,曾风靡全国的泰山12拖拉机是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的一件杰作。泰山12型拖拉机于1970年定型。这个模型有一个独特的设计理念。它采用当时农村普遍使用的卧式195柴油机作为动力,制造工艺要求低。它适合县级农机修理厂修理。如果出现常见故障,农民可以自己修理。
后来,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在原有图纸的基础上,组织完成了泰山12拖拉机的全国统一图纸,并分发给全国数百家拖拉机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此时,出现了一种情况,即12马力的小型四轮拖拉机生产“一套全国地图”和“所有配件都用于全国”。最高年产量为100万台,总产量超过1000万台。
转眼间,在60年的时间里,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从只从事农具的改良和半机械化农具的开发,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科研机构和国家农业机械科研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该院党委书记、院长范本荣表示,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将紧紧围绕农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需求,调整专业布局,拓展发展领域,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捕捉一批重要技术。推广和转化一批主导作用强、影响力大的科技成果,为农业插上“科技之翼”。(记者程娟,王言彬记者)
责任:吉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