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8字,读完约2分钟

赵教授和王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对进行了10年的合作研究,最终发现17K蛋白在黄矮病的发病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华盛顿,5月13日(科学日报)——农作物疾病是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为期10年的合作研究,发现了大麦黄矮病的一个关键病毒因子——一种叫做BYDV 17K的蛋白质,它会影响全球谷物产量。这一发现对于更深入地了解黄矮病的发病机理和制定更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的研究论文于13日发表在《科学进步》杂志的网上。

中美大麦黄矮病关键病毒因子的发现

大麦黄矮病毒(BYDV)是一种独特的植物病原体,可感染150多种禾本科植物。一旦被BYDV病毒感染,包括大麦、玉米、燕麦、水稻和小麦在内的谷类作物将遭受黄矮病,导致发育迟缓、根系浅、植株矮小、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完全收获。黄矮病是有害的,影响范围很广。长期以来,该病的防治一直是农业生产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美大麦黄矮病关键病毒因子的发现

这次,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赵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对进行了为期10年的合作研究。他们以赵教授开发的裂殖酵母为工具,对的整个基因组进行了分析,最终发现17K蛋白在黄矮病的发病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蛋白质会减少酵母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周期停滞,这将影响大麦和其他谷物的根生长和整体生长,导致作物发育延迟和产量下降。

中美大麦黄矮病关键病毒因子的发现

王道文博士说,他们的研究提供了第一个证据,证明BYDV 17K蛋白可以影响大麦和其他谷物的生长。其致病机理的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设计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病害防治方法,对大麦黄矮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赵教授指出,他们的研究表明,简单的单细胞真核酵母是研究高等真核生物如农作物的有效模式系统。

总编辑圈

至于像大麦和燕麦这样的谷物,我们只知道如何食用,而不知道如何种植,所以我们对大麦黄矮病非常陌生。这种疾病于20世纪5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被发现,至今一直困扰着作物专家。大麦黄矮病可在感染初期造成致病菌株死亡,甚至无症状地显著降低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随着植物病毒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阐明其致病机理,并且病毒种类、分子变异和进化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清晰,从而在大麦黄矮病防治领域取得最后的胜利。(记者刘海英)

中美大麦黄矮病关键病毒因子的发现

责任:张静文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中美大麦黄矮病关键病毒因子的发现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