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50字,读完约12分钟
【编者按】《书法见习记》是书法史学者刘涛先生,是将个人学的书的经历与书史、书论、笔迹对照,就写作、抄写、描写等基本问题进行表现的经验之书。 作者讲述了书法的往事,展示了学习书籍的心得,以一百多幅书法作品再现了几十年的学习书籍轨迹,可以说是“与古为徒” 本文原题为“书无百日功”,为这本书代序,澎湃信息经中华书局授权公布。 古代书法家习字的故事,最初是从祖父那里听说的 张芝苦学,《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王献之的习语很认真,王羲之“以后抓住那支笔不放” 欧阳发奋,没钱买纸笔,“荻画地” 祖父出生于清朝光绪末年,以前就流传着这样的观念:字是人的“千里之颜”,写好字是读书人的本分。 习字一开始,祖父教我“毛笔的基本工作是用毛笔和把字写干净”。 古人说“书上没有一百天的功绩”,只要继续这样做,总有一天会写完的。 作为小学生的我,好像不明白 而且,一点善本的前辈也说“书无百日功”。 听起来,其实有两种解释:一是速成,学书不到一百天就能成功。 就像清初的书法家冯班说的,“余教童子要写书,每天学十字,长身体势,完成毫米头发。 一百天后,他们会解决自作自受的书 “(《钝吟书要》)一个很长,学书是没有一百天就能学会的 一句口头俚语,两个相反的理解,字面上通顺,真奇怪 读书多了,方知“书无百日功”的说法早就流传了,成为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唐大书法家徐浩写了《论书》,评价了前代书法家,谈了书的做法,最后一段提到了“书无百日功”一词,他说“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冲墨” 永师不能上楼,四十多年了 张公精熟,号“草圣” 永师拘留,终著能名 这么说,不是一朝一夕能做的事 俗云“真是百日无工”,悠闲的话也值得白首攻击,为什么是百日! 徐浩( 703-782岁)与颜真卿( 709-785岁)稍长,在代宗大历( 766-779岁)年,两人的书法并称“颜徐”。 徐浩以张芝、智永为例,指责“书无百日工”是毫无根据的“悠闲之谈”,可见当时俗传的“书无百日工”是速成之论。 徐浩知道读书很甜。 当然,不要相信这样的“百日梦”。 悠闲的故事可以说是出自智者之口。 “悠闲的故事”在今天的大白话里说,是“忽悠” 速成的“书无百日工”的说法来源于托名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并序” 在传世文献中,讲述这种笔势技法的文案最初收录在晚唐人编的《墨薮》中,以“笔阵图十二章并序”为题。 开头的序言是王羲之献给国王的私授秘术的口气,最后有如下话。 现在的书《乐毅论》一本,和《笔势论》一篇,李尔心不在外播放,秘密秘密不要展示所有的知友。 篆刻极肃,省功易成 召集精专,形影不离 有语义学的,二月见功。 不属灵的,一百天扰乱那本书 朱长文《墨池篇》、南宋陈思《书苑精英华》都收录了这篇王羲之的《笔势论》,序言中也有夸耀笔势秘诀效果的话 因为以圣经王羲之的名义,短则“2月即见功”,长则“百日也乱其本”的“神话”广为流传 如果做不到,只能怪自己 好事者欣然以“功省成就”之意,缩小为“书无百日功”的口头禅。 世俗上说,耳食者无论结局如何,其语言反而不为世人所知 《笔势论》在唐初已经传世 最初提到“笔势论”的文献是孙过庭“书谱”。 “代传羲之和子敬《笔势论》第十章,文辞猥琐,意思不好,其宗旨很详细,特别是右军。 “孙过庭生活在唐高宗( 650-683年在位)的时代,草书宪章王羲之认为,“书谱”是书学的名作,也是唐草的名迹。 唐后期的张彦远(约815-877年以后)总结了汉唐书学文件的《法书要录》,收录了3篇王羲之文件案,其中的《王羲之教子敬》可能是孙过庭提到的《笔势论》,《法书要录》只保存眼睛记录文件 朱长文《墨池篇》中收录了多个托名王羲之的论文,朱长文也不相信“笔势论”是王羲之的,特意用“晋史不云之着书言笔法,这几篇盖后学者所述”的押语提醒网友注意。 现在与编辑并存,立即详细选择 “唐宋人知道《笔势论》不是开之作,但保存着眼睛,记录着那句话。 理由之一是重视语言技法的实用价值。 《笔势论》的流传,始于与唐勾结 唐人的传书本,现在只能看到一个残本,估计是唐末抄本,20世纪初在边疆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流失海外,现在收藏在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编号p.4936 )。 残本的宽度不大,长约29厘米,宽约41厘米 有20行,每行24字上下正文的单行,两行小字夹注。 文章粗俗,笔迹不好 首尾一贯,不知道序言的开头是否写得有条理 可以看出,这个手稿出现在西北边的卑劣地方,流传着当时的“笔势论” 《笔势论》的早期手稿分为十章 辗转抄写,好事者认为“欺骗世人,是右军的真本”,羼入同样是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的文案,唐后期出现了十二章书,失去了其旧次。 现存发行本中,《墨薮》、《书苑精英》中记录的文案都分为十二章,有文章名 《墨池篇》分为10段,联名 唯一的唐抄残本,全书章节数不详 比较各本文的方案,增加损失移动,混合,互相出入 唐是重视写作方法的时代 太宗李世民尊崇王羲之的书法,天下景从,书风归宗“王书”,以王羲之的“笔势论”为名大肆流传 从《笔势论》的文案来看,原作者应该是能书之辈 他们传授的任何写法,都有流传于世的技法经验,掺杂着作者自己的学书体会 《笔势论》是为学者制作的,赋予各种技法,具体细微,句子俗语通俗,但容易理解,容易操作 2例(引用自《墨池篇》书):结语:“平静地成为书,中间把白色变成布。 上下一样高,其姿势平均 大的小,小的大 自然幅员辽阔,不失其适当性 字形:“上宽下窄不好。 那样的话很重,不合适” 太密会像疥癣一样,太疏会像翔鸟一样溺水 伤口长就像死虻,伤口短就像实践过的青蛙 ”“笔势论”所示的做法,验证了诸唐人写的楷书的格式,特别是写经书手的楷书,全部合格了 不能断定唐朝的书法家读过这篇《笔势论》,孙过庭对此进行了叙述,抄本也流传到敦煌地区。 然后,唐朝结束后流传下来,推测“笔势论”是唐朝比较普及的书法教科书。 写作、用笔、结语等技法文篇在唐时代以前极少。 进入唐朝,出现了一些指导书写技法传授的文章 除了名晋人的几篇之外,虞世南名义的“笔髓论”、欧阳问名义的“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提到了楷书技法 即使是理论上很强的孙过庭《书谱》,也没有提到标记技法 书法史上,唐是楷书艺术的兴盛时期,不足为奇 唐以后,人们看到的技法等文章在增加,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楷书艺术很难看到唐楷那样的成果? 这个答案,根据北宋米苅的话,“时代推波助澜,没有成为高古。 ( 2、古人七八岁学习,开始习字日的课程,练习到十七八岁,认为写字应该熟练。 我注意到古代书法家早年学习过书,故意收集书法家早年的书迹,不太常见。 有些世界重要的名家还留有痕迹,但不是我想的那样 东晋王羲之历代推崇,作为“书圣” 他是少学卫夫人,年限不详 开之不久的刘宋时代,虞鸿在《论书表》中说,开之少年的痕迹“微不足道,微不足道”。 不及同时代的废翼、领域愕然 王羲之的章草书与张芝相似,庾翼感叹“顿还旧观”,那时开张之年已经过了30年 唐代颜真卿传世的楷书,以过去四十四岁写的《多宝塔碑》最早,笔力外耀,笔画方板,扎着字,50年后表现出成熟的样子。 近年出土的颜真卿楷书《王琳墓志》,三十三岁写成,结字周正平和,笔力幼稚拙劣,可考虑到迄今为止的水平 北宋黄庭坚的笔迹是一九七三年出版的行楷《王纯中墓志》,是四十三岁的亲笔,与苏轼书法相似。 黄庭坚四十一岁,从地方转入秘书处成为校书郎,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此时成为“在东坡读书”。 苏轼说。 “黄鲁直学习吾书,辄以书名为时,行善者以精纸妙墨求之。 “到目前为止,黄庭坚学过周越、王安石,后来他说:“看少年时代的书,他们会自我厌恶。” 米芾《自叙帖》(刻本)早年学习了书籍的经历。 “馀初学者脸(真卿)也是七八岁,字大一张,不会写简。 参照柳树(公权),仰慕牢固地结合,学习柳树《金刚经》。 长期以来,我知道来自欧(阳问),正在学习欧 长期像印刷板一样计算,慕楚(遂良),学习最久。 另外慕段季(展)转换肥美,八面俱到 很久以前,觉段都展开了“兰亭”,然后看了帖,进入晋魏平淡。 “米芾年轻时学习唐人书法,辗转5家,都是“久的”,之后转移到法帖学习魏晋书法,没有年龄。 现在,米苅的第一本书的痕迹是,30岁的题目是《步轳图》的两行观跋扈,拘泥于唐人的范围,像欧阳问书一样纵向倾斜,用钢笔褚遂良的笔意,但结语还不稳定。 读了晚近的明朝、大书法家文明、董其昌青少年时代的学书经验,记住了具体的年龄,更令人意外 文征明( 1470-1559岁) 19岁时,诸生回应岁考,评价说“宗师其字不好,放三等” 文嘉说,先你“比书差”,“书法不如人,故意临学”。 文明20岁时,日临智永《千字文》几本,书后来大进。 董其昌( 1579-1636 ) 17岁参加了松江府学会的考试,知府其书法不好,设定为第二,从此愤激地面对池塘 他说:“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学虞永兴,认为唐书不如魏晋,后来效仿《黄庭经》和锺元常《宣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所有三年,自述古旧,文征仲,祝希哲置之目。 “晚年二十岁时反省楷书,“一点一点地得到”,“符合书法家的神理,实际上没有地方,只是守着格辙耳”。 如果没有留下这样的记载,谁能想到,文、董于楷法、幼儿学阶段无知,少年时代浅薄,弱冠以前字不好 在练习书法基本功的阶段,他们的书法认识能力和书写能力与今天的书法家没有很大差别 三也是明朝嘉靖年间有名的书法家丰坊( 1492-1563 )? )写了《童学书程》,为学习书法的人点了详细的学书:楷书: 8岁到10岁学习唐人大楷,11岁到13岁学习唐碑中楷,14岁到16岁学习魏晋小楷。 行书、草书:十七、十八岁学王右军行书《兰亭序》21岁学章草《急就篇》,21岁至24岁学右军草书,25岁学唐人大草 篆书:十三至十七岁,以秦小篆书为主。 学习古篆书,从18岁到23岁是“石鼓文”和钟鼎文 八分所有者书:二十四岁至二十五岁,唐所有者和汉所有者 根据这本兼作各体的理想化儿童学的书,从8岁到25岁,达到了17年,只不过是练习基本功的年限 丰坊说:“限制年限,只为中国人设耳,天资高者,十年功尽皆体”,即使十年也不短。 其间,练习楷书的时间最长,从8岁到16岁,前后8年 但是,在这个年龄段,文征明、董其昌的楷书不好,二十岁左右还在愤怒地学习楷书 通常,人的“儿童学”阶段的书的状态是可以考虑的 看看古书中列举的幼儿学英悟的神童。 那才是咏诗,那所学饱读,可以玩游戏,但看不到书法神童。 书法是读书人日常的手工劳动,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末技”“小道”,但古今的书法家不是能学习书“百日”的捷径 也有共识。 也就是说,学书的关键是用钢笔写字,越过这两个才入门。 清初的书法家杨宾《大瓢偶笔论学书》说“学书有两种战术,一种是执笔,一种是意图”,知道这两种战术。 "加上学习勤奋使用,不到三年,纵横,奴隶可以看到宋元. " 这个“习之勤而用之熟”的“三年”期,必须以已经执笔的法、以意舆制笔者为前提,越过初学阶段长大后。 关于成人后哪个年龄段,20岁以后、30岁以后、或者30岁以上因人而异 董其昌有自传或可用作脚注:“余十七岁时学书,初学颜鲁公《多宝塔》,略去锄,王,得其皮耳。 学宋人更二十年,就是得到它的解决办法 “这样计算,年近40 古代书法家学书所得,都长大后,张芝、锄、二王都不能出去 学习书是没有止境的,徐浩主张“白首攻比较好”,杨宾也说“百艺率3年就能达到,自学要用毕生的力量”。 《书法见习记》,刘涛撰,中华书局年十月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