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2字,读完约2分钟
情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周新城教授葬礼委员会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优秀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苏联东欧问题研究泰斗、著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任一级教授、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前院长(副校级)、前苏联东欧研究所周新城所长因病治疗无效,于年10月20日19点27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 据周新城教授葬礼委员会透露,目前北京市疫情应对形势对殡仪馆遗体告别式的凝聚人数有严格限制,因此,按照周新城教授个人葬礼的简单遗志,近期将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小范围的遗体告别仪式,与家人告别生前友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面介绍了周新城研究行业广泛深入,涉及政治经济学、苏联东欧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多个行业。 他曾经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编纂事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着有《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世纪悲剧的思考》《评价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等10多部著作,发表了学术论文300多万字,翻译为约600万字。 根据公开资料,周新城于1950年就业,1955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1962年毕业后留校负责政治经济学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苏联东欧研究所,响应党中央提出利用高校教师力量加强海外问题研究,周新城调到苏联东欧研究所,1990年以后兼任所长,直至2002年。 苏东所工作期间,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周新城翻译、著述了苏联经济改革的相关资料、复印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中央迫切需要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材料以及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论解体和评价,周新城侧重于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 关于如何正确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戈尔巴乔夫的“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等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周新城从1986年5月到1990年5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从1990年5月到2000年10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副校级),苏联东欧研究所所长,2000年10月以后兼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