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4字,读完约4分钟
在中国如火如荼的海外采购市场正面临着一场冷水。
自15日起,海关总署发布的2012年第15号公告正式实施。新政进一步细化了邮资税税目目录,修订了海外快递通关渠道。此前,境外快递企业通过特快专递通关交付的货物,在通过转运公司采购后,应当与入境邮件货物一样办理通关手续。新政后,这部分物品将不再按照入境邮件办理通关手续。
"受新政影响最大的将是专业买家和各种转运公司."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新政将推高上述公司的运营成本,海外采购业务的成本绩效将大幅降低。
事实上,自上月末新政颁布以来,许多转运公司,包括天一、雷锋快递、苏大快递、优佳、卡尔中美快递等,都挂上了“免战牌”,暂停了部分或全部货物的海外采购业务,一些公司选择了直接提价。
海外采购规模的扩大
根据《2011年(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截至2011年6月,海外采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6亿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480亿元。
"海外采购非常划算,这是选择采购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海涛民族计算出了这份报纸的账目。去年,他买了五套美国品牌的童装,每套相当于人民币200元,加上每套衣服的运费40多元。改装后,每套衣服都不如300元,在中国不可能买到同样质量、同样价格的衣服。
除了服装,奢侈品和化妆品是海外购买的主流产品。“国内进口此类商品将征收高额关税,国内和国外产品之间的差价可能会翻倍。”因此,上面提到的海涛人说,即使他们需要支付额外的关税和运费,他们可以便宜得多,他们的产品质量更有保证。
因此,国内消费者选择购买的渠道一般是委托朋友或海外采购商家在实体店或网站上购买商品,然后将商品发送到转运公司的海外地址,再由当地转运公司将商品收集并发送到中国,最后由ems等国内快递公司进行清关和发货。操作简单,性价比远低于国内采购。多重优势的诱惑催生了中国海外采购市场的“扩张”。
然而,即将实施的新海关政策将给海外采购泼冷水。
“采购是有利可图的,通常需要通过货物系统的海关申报。”海关总署新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解释,根据《海关法》的相关规定,中国进口货物分为货物、物品等不同监管对象,分别适用不同的管理要求。物品具有“非贸易”的特点,入境后不得出售或出租。也就是说,目前在海外购买的商品是盈利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对于商品,无论其价值如何,都需要按照规定纳税。
“如果完全按照政策执行,海外采购的成本效益将大大降低。”徐勇还表示,国际快递的净利润可高达20%,许多快递公司都想发展这项业务,但他们面临着非常繁琐的报关手续,一旦名称不匹配,就有走私嫌疑的风险。因此,以前国内快递公司和报关公司都不愿意接手这项业务,这刺激了转运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采购产业链受挫
记者询问了近10家转运公司,了解到其中一半以上调整了运费价格。其中,柏桐明确表示,“从现在开始,柏桐开始对一些商品征收固定关税,比如iphone每部收费300元,其他手机150元”;从上个月28日起,老友记将原来的每磅26元调整为第一磅52元,并继续保持每磅26元;从本月1日起,天一快递美国中间运费价格的第一磅运费从原来的4美元/磅调整到8美元/磅。
一些业务的暂停也成为许多转运公司应对新政的另一种方式。Cul中美快递明确表示将暂时关闭tj和cq频道;Suda Express表示,4月10日前拒绝接受电子产品和化妆品订单。
除了转运公司,许多在海外采购市场发挥重要作用的店主,如Taobao.com和eBay.com,也表示将暂停营业。其中,易趣表示,暂时禁止购买所有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电池、交流电等商品)。如果消费者想继续购买此类商品,物流将由美国邮政运输,运费将调整,所有费用将由他们自己承担。
"然而,新政不能完全抑制国内消费者的海外购买需求."徐勇认为,包括奶粉在内的许多国内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有些产品关税相对较高,这是海外采购的根本原因。如今,海外采购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和产业链,这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这种不合理的市场,更有效的办法是搞好国内产品质量,降低过高的关税,扩大商品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