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0字,读完约4分钟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6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关于做好防疫工作中复工、复产法律保护的意见》背后的思考和企业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中国国务院共同防御和共同控制机制26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五个部门的负责人,就联合发布《关于政法机关在防疫工作中恢复工作和生育的法律保护的意见》背后的考虑,以及企业恢复工作和生育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时向外界作出了回应。
"一手大力打击,一手“软执法”. "
发布意见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洪祥指出,意见集中在如何完善法律和政策、如何规范执法和司法、如何调解和解决冲突和纠纷等方面。
该《意见》列出了12项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强调法治和措施的合法性。突出问题导向,注重措施的针对性;突出准确引导,注重措施的合法性。
记者注意到,《意见》强调执法要精准,涵盖两个“角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把握“执法的温暖”。
王洪祥解释说,有必要区分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情况和各种情况,如严重犯罪、普通非法犯罪和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各种纠纷,并严格执行司法政策、标准和界限。依法从重处罚,从宽处罚。应严格防止过度执法和粗暴执法,这不仅体现了严惩,也体现了人文关怀。
为什么强调“严格”?
针对复工期间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哄抢财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部副部长杜行伟强调,公安机关一直保持高压打击。在打击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还必须打击非法捕杀、非法买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参与犯罪和电信网络欺诈行为。
据他说,截至24日,警方已调查处理了22,000起涉及疫情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有4,260人被刑事拘留。
“出现了许多违法犯罪活动,如掩盖物质供求矛盾、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甚至电信欺诈。”杜行伟说,公安部坚持对此类犯罪零容忍,打击很重,打击很重。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警方已破获688起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防护用品的案件,抓获1560多名犯罪嫌疑人,查获3100多万只假冒口罩和一批防护用品,涉案金额1.74亿元。
为什么强调“谨慎”?
外界已经注意到,《意见》明确规定,必须谨慎采取强制性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书元告诉中新社,在疫情防控期间,人民法院主要在审判阶段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此外,在大量的民商事案件中,如何采取强制措施的问题也表现出来。
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法院贯彻诚信和文明执行的理念。对于查封、扣押、冻结等可能使企业难以恢复工作和生产,或者使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经营秩序的民事执行措施,应当要求法院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研究合理的执行方案。
“也就是说,在依法保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选择对企业生产影响最小的执法措施。当查封房地产和机器设备时,尽量充分利用一切。这是执行领域的“活印章”。不要密封它。”张书元表示,如果申请人是困难企业,就要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帮助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如果双方都是有困难的企业,应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共同度过难关。
坦率地说“这个教训非常深刻”
在一次备受关注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谈到,在确保“重返工作岗位和生育”的同时,也面临着防疫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
当被问及疫情如何在湖北、浙江和山东五省的监狱中传播时,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坦言,“应该说,疫情在监狱中的传播确实反映了监狱管理的漏洞。”
他说,首先,意识形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严格的管理没有到位。湖北省韩进监狱、浙江省十里峰监狱、山东省任城监狱等暴发疫情,是由于个别警察没有如实报告接触湖北疫区人员,隔离不彻底,造成输入性病例。
“这种流行病在监狱中的蔓延充分暴露了对这些地方缺乏深入了解、警官管理松懈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执行不力。这个教训非常深刻。”熊选国表示,国家监狱系统必须坚决杜绝监狱管理的漏洞,坚决遏制监狱疫情的蔓延。同时,要尽一切努力做好救援工作。如果囚犯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应在第一时间将其隔离观察,并应像其他社会人员一样及时给予确认的罪犯援助。
熊选国说,目前,一名危重病人已经治愈,11名患者已经治愈。(记者张紫阳)
责任:吉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