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1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日报》4月2日报道,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在商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完善了工作机制,确定了一批重点保险企业,落实了保险货源,畅通了运输渠道,加强了产销对接。大米、面粉和食用油在全国批发和零售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粮食生产加工企业恢复良好,生产能力雄厚。
王斌说,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粮食供应影响不大。消费者不必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和价格飙升。他们不需要大量购买谷物并储存在家里。
中国2019年粮食总产量为6.64亿吨,比2018年增长0.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个连续丰收”。根据农业部相关资料分析,2020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夏季粮苗生长好于全年,丰收在望。早稻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产量增加了。秋粮收购价格已提前确定,并持续上涨。在疫情期间,国家继续出台政策和措施支持农业生产。今年全年谷物丰收是一个极有可能的事件。
与此同时,中国的年平均口粮消费量超过2亿吨。2019年,中国的三大粮食储备——小麦、玉米和大米——将有超过2.8亿吨的盈余,使其完全自给自足,并且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应短缺而不进口。
据报道,中国的粮食进口主要是饲料谷物,如大豆和粗粮。进口大米和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和2%,主要起到品种互换和调整的作用。据有关专家分析,当前全球粮食供应普遍过剩,世界粮食供应运行水平较低,但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相关国家发布的出口禁令主要是为了优先满足国内粮食供应的需求,大多数粮食出口国可能不会效仿。(记者鲁元)
责任:叶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