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84字,读完约5分钟
徐鹏远凤凰网文化邵燕祥( 1933年6月10日-年8月1日)作家止庵的父亲沙鸥生前与邵燕祥是好朋友,50年代邵燕祥是止庵父母家的常客,止庵也经常能从母亲嘴里听到邵燕祥年轻时的事件 之后,止庵成为作家,认识邵燕祥,虽然没怎么见面,但总是有“乍一看旧知”的感觉。 8月3日上午,凤凰网文化接踵而至,请大家谈谈印象中的邵燕祥,以下是他的口述。 (采录:鹏远)我父亲1949年以后就职于合作社,有点像扶助青年作家,所以他写了一点评价青年作家的复印件,有白桦、梁上泉等。 其中一个是讲邵燕祥的。 所以可能是因为这种关系他们认识到了。 50年代邵先生经常来我们家,听像写诗一样的事。 我妈妈总是谈论邵先生,但总是说他看起来很好。 妈妈说邵燕祥当时20多岁。 非常漂亮,穿着黑色毛衣。 当时的人都穿着那样的干部服,他的样子很好。 1957年成为右派,60年代他还来过家 他是根据戏剧改编的《埃尔肖夫兄弟》,这部剧从来没有上映,好像是内部公演,妈妈和父亲都看过 这件事现在很少被提及。 原着的作者叫科托夫。 当时在中国出了很多他的书。 “州委员会书记”、“叶尔绍夫兄弟”、“朱宾一家”等。 现在中国没有人认识科夫。 我们年轻的时候,他是明星,大家都在追着看。 那应该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后,中苏关系稍微恶化之后。 《埃尔肖夫兄弟》是站在苏联斯大林的立场上对现实持意见的作品,反对的是赫鲁晓夫,所以当时不得不改编 我也不太清楚他当时是已经脱了帽子还是没摘下帽子,反正他确实是个有才能的人,所以当时还在用他 我出生于1959年,完全不记得他了 我记得他是21世纪初。 那时他已经七十岁了。 1994年他来到了我们家。 那时是60多岁,但我没有见面。 我上班了。 1994年10月,我父亲那时病得很重,卧床不起。 邵先生来我们家一次了。 但是,那时他没有来我。 我回来的时候,父亲说他来了,留了几本书,至今还放在我家。 听说他去世了,我找到了这本书。 是我唯一拥有的邵先生的签名书。 我认识他,见过好几次,但因为在公开场合,所以没有要求和人签名 我父亲也不在了,有点纪念的意思吧 邵燕祥是送给沙鸥(止庵父亲)的书,《大题小说集》2001、2002年时,《北京日报》里有一个类似于笔会的东西,我、王蒙、邵氏的几个身体在密云那边住了一天。 那时和他说话,我送了他一本书,到了下午他看完了,他非常亲切地跟我说这本书怎么样。 我每次和他见面都亲切地说,乍一看好像是老朋友,平时没有来往。 因为我这个人不太喜欢和人交往,不太擅长交际,什么都没有就怕打扰。 年末有好书的评价,我的《惜别》,他的《戴灰色帽子的人》获奖了 获奖的时候,我们俩坐在一起,谈了复印的什么事情? 我没有说世界的事和国家的大事。 后来我又见到了他,忘了是什么有理由的会议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越近越不记得了。 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表现。 那大概是三四年前,大致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我父亲可能和他有信,我家应该有几封他的信。 所以,他其实是我父亲和好朋友。 但是,我不能说这是不是师生的关系。 因为确实是上一代的事。 但是我确实读过很多他的书。 这是真的。 平心而论,邵先生五十年代的诗不太好。 那个年代写的诗都是革命诗,老实说不太好 八十年代以后,他的诗确实火纯了。 我认为他80年代写的诗是他一生写的最好的诗。 改革开放当时他有一首有名的诗,很少感觉到“中国汽车呼唤高速公路”的政治诗 他后来写了《五十弦》。 我认为那是他最好的作品。 他应该是中国新诗历史上非常有地位的身体。 诗后来不太引人注目,他晚年写了杂文和回忆录,诗可能藏在后来的作品里 他写的回忆录我也读过。 包括《戴灰色帽子的人》,我认真读过。 老实说,我觉得我们上一代人对他们国家的关心比我们深。 他很在意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 在某种程度上比我们更在意,更投资,我自己确实做不到。 所以一边读他的作品一边确实很佩服。 上一代人如此执着地说实话,确实关心民族和国家的迅速发展。 但另一方面,我确实比他晚了一辈子,我可以说手晚了两三辈子,所以有几分差距。 我确实不是很在意这种事。 上一代有上一代的感情,上一代有上一代的经验,他们不仅是这几十年的证人,也是自愿或被动的参与者,也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变化的直接接受者 他出生于1933年,可以说是他们这一代中最优秀的人之一 他自己是诗人出身,写文案,所以对这个世界的关心也很高,人也很好。 我记得特别清楚。 他对我说话很小声,总是捂住嘴。 我记得那个动作。 亲切,是个好人。 我和我妈妈记忆中的他完全没有印象。 他在梦中去世了。 以前只有道行高的人说有这样的结局。 我不相信学医学,到了这一年,我羡慕这样的离开方式。 折笼|星冰乐主编|魏冰心封面|罗雪村原标题:“他这么关心这个世界吗,执着地说着真相|记忆邵燕祥”在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