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0字,读完约5分钟
日本制造业正面临这样的困境:“房屋渗漏总是多雨的。”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以来,日本制造企业一直在积极削减支出、增加收入、调整战略并开展一系列自助活动。然而,2011年,一系列“自然灾害”,如3月11日日本海啸地震、由此引发的核辐射危机、10月泰国洪灾、欧洲次贷危机、日元“高烧”升值等因素,再次将日本制造业推入损失的深渊。
根据截至2月9日发布的最新业绩预测,日本制造业巨头将在截至3月31日的2011财年继续遭受巨额亏损。其中,索尼预计亏损29亿美元,进入亏损的第四年;液晶巨头夏普预计亏损38亿美元,这是夏普100年来最大的亏损;另一家传统家电巨头松下公司预计亏损102亿美元,这不仅将创下松下公司的年度亏损纪录,也将为日本制造企业创造新的年度亏损纪录。
日本制造业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制造业在未来还有机会再次崛起吗?
日本公司逼近悬崖
在财务报告中,索尼、夏普、松下等企业将其亏损归咎于“日本地震、泰国洪灾、汇率变化和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
由于许多日本制造企业在日本和泰国地震灾区都有自己的工厂或零部件配套工厂,日本海啸和泰国洪灾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这些制造企业的“产业链”。此外,地震后,日本的经济停滞使得市场营销难以开展,损失是意料之外的。此外,松下还承担了与三洋电气合并的损失,损失高达2500亿日元,增加了自身的赤字。
除了自然灾害,日本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和市场选择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技术趋势的不准确判断,也是日本迟迟未能走出困境的原因。
2009年初,当日本制造业遭遇首次全面亏损时,本报记者报道了“日本企业的困境:不完全国际化的危机”。报告指出,“表面上看,日本电气企业的整体亏损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和日元升值的影响,但多年来在核心技术领域形成的国际合作意识和封闭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可能是日本企业整体亏损的更深层次原因。”三年过去了,全球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增速远远超过欧美成熟市场,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为主流。然而,日本企业未能及时调整战略,适应技术发展趋势,也是其亏损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严重依赖出口的日本一直专注于欧洲和美国市场。自2008年以来,欧美市场一直是金融危机中受冲击最严重的地区,很难保护自己,需求自然也很难拉动。尚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孙伟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日本政界和经济界一直将自己视为亚洲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这导致许多日本企业的战略判断出现失误或延误。”
从技术趋势来看,日本电子公司近年来几乎没有推出引领行业的产品,这也是其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过去的一两年里,许多去过日本著名家电销售街秋叶原的中国消费者哀叹说,他们在日本购买最多的产品是美国苹果公司的手机、电脑和其他产品。“秋叶原不再是日本名牌电器的代名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彭小姐感叹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本制造业明显落后。东芝、索尼和其他日本电脑品牌被挤出了世界前四名,而nec个人电脑业务被中国联想集团收购。就手机而言,在苹果重写家庭娱乐终端的时代,谷歌、微软、诺基亚、三星和联想争夺霸权。同样定位于消费电子行业的韩国三星推出了可与之竞争的银河系列手机和电脑,而日本品牌则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其中一个原因是日本的手机只适应本地网络模式,这使得它很难与其他国家的产品连接,失去了技术研发的动力。
在电视领域,苹果电视(Apple tv)和谷歌电视(Google TV)已经上线,业内普遍认为这将会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但日本品牌的重点仍然是显示技术。新上任的索尼总裁平井一夫仍然坚持认为“索尼可以利用私有晶体led和oled技术来开发更有吸引力的电视产品。”在互联网时代,应用是王道。
事实上,日本公司在液晶面板上投入了太多资金。由于全球液晶电视销售疲软,许多日本家电公司不得不收缩战线。索尼已经撤回了对三星合资液晶面板厂的投资。松下和夏普也在生产智能手机屏幕的电视面板上投入巨资。夏普的总裁片山甘雄感叹道:“因为你卖得越多,你损失的钱就越多。”从日本出口电视机是不可能的。”
日本公司在液晶面板上花费巨资,其初衷是通过控制上游来压制中国彩电品牌,从而赚取高额利润。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垄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通过与台湾的奇美和AUO等面板公司合作,中国大陆彩电品牌成功绕过了日韩的控制,用更便宜的产品抢占了日本品牌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中国消费电子渠道联盟秘书长吴贤建认为,日本体系已经衰落,而韩国体系已经领先。既有时间因素(危机、灾难)也有地理因素(汇率、国内需求),但日本体系在人员方面(管理、投资、科研)并没有损失,所以中国企业部门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