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6字,读完约4分钟
26日和27日上午,市委书记韩正分别前往松江区和嘉定区,调查城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合部的管理工作。 在与基层干部群众的交流中,韩正指出,上海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当地实际,形成适合大城市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做法。 上海的粮食生产要大力宣传松江模式,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来增收农民 郊区要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适应郊区快速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韩正和市领导人尹弘26日上午来到松江泗港町腰洼村村民李春风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 在乡下的田地头,韩正和35岁的农民李春风亲切地交谈,种了多少亩地,年收入是多少? 李春风告诉市领导,一家种植200亩粮食,每年养猪1250头,年收入20多万。 韩正走进养猪场一看,了解养殖的运行模式 据李春风介绍,养猪采用“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大企业统一供苗、防疫、管理、收购、结算,他们是代养的,不仅能增加收入,而且有机肥还能还田,生猪安全得到保证。 泷港镇范家村,市领导看到村民张弟泷兴农机合作社 张弟弟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粮食,有自己的机械化农机 一进入工具架,韩正说:“机器设备都是自己买的吗? ”。 “自己买,政府给予农机购置补贴,补贴比例占60%-70%。 这些机器不仅可以为家庭用,还可以为其他家庭农场服务,共计800亩 “这大大增加了你家的收入吧? ’韩正问道,张弟弟闭上嘴笑了 在泷港镇政府,韩正与区、镇负责同志座谈,了解松江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现状,进一步听取大家的意见。 松江区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宣传粮食家庭农场模式,到去年底全区粮食户农场迅速发展到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粮食面积的80%。 韩正说,上海为了快速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一步步向前发展,松江区正在探索国际化大都市郊区农业快速发展的新途径。 实践说明,土地流转不能因流而流,有利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村改革和快速发展 上海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宣传粮食庭院家农场模式,将土地所有权与种植权分离,可以比较有效地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深化上海粮食生产经营方法改革 宣传家庭农场模式,可以比较有效地提高郊区粮食生产的劳动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比较有效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比较有效地保护耕地和农村生态。 上海粮食生产要大力宣传松江模式,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吸引青年农民农业,实现劳动财富 27日上午,在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和火线村,汉正和市领导丁薛祥、尹弘参观了新村民居、村民大舞台、来到上海的人员新闻中心。 在村民活动中心和来上海的人租的房子里,汉正和大家亲切交谈,询问就业和生活情况。 在太平村联勤事业所内的新村民新闻中心,市领导知道实际上有人口新闻登记情况 太平村党总支书记苏兴华告诉市领导,太平村非常重视基层民主建设,把村子的事告知村民,让村民当家作主,让村民监督,让新村民参加,让村民满意。 村里还成立了新的村民党支部和新的村民管理委员会实现了新村民的自我管理服务促进了地区和谐 在太平村委会,汉正和区、镇负责同志座谈交流 他说城乡结合部的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面对城乡快速发展的新情况和变化,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政策和财力物力投入,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城乡结合部的城市管理、安全管理、公共服务和和平建设水平。 面向未来,要以科学的态度和做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决不能失去患失、调整快速发展的机会 要联动市区,合理控制本市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通过“组合拳”治理郊区建设